总论:
1.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科研立项总数为31项,项目批准经费总额为95.65万元,教师(140人)人均0.68万元。其中,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3项,经费总额26万元;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7项,经费总额28万元;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,经费总额8万元;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6项,经费总额11万元;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4项,经费总额19万元;其他研究项目3项,经费总额3.65万元(见表一)。
2.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发表学术论文共189篇,其中,转载4篇(A类1篇,B类2篇,其他1篇),B类3篇,C类34篇,D类42篇,其他106篇。D类及以上级别论文79篇,教师人均0.56篇(见表二)。
3.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出版学术著作共6部, 其中,专著1部,编著或教材5部(见表三)。
4.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科研成果共获4项奖励,其中,国家级奖励1项,省级奖励3项(见表四)。
5.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举办学术活动共20次,其中,全国性学术会议3次,名家讲座2次,跨学科论坛1次,博士生导师前沿学术讲座10次,青年学术骨干论坛2次,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学术讲座2次(见表五)。
6.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被高级别学术刊物转载的论文有6篇,其中,A类1篇、B类5篇(见表六)。
7.2009年,韩喜平、冯尚春、徐充、陈松友、李海燕、董丁戈、王广义、王丽荣、张波、周玲玲等10位教师获得项目批准经费在5万元(含5万元)以上(表七)。
8.2009年,吴宏政、韩喜平、韩广富、陈秉公、闻凤兰、吴薇、郭永虎、穆艳杰、周秀英、朱哲等10位教师在D类及以上级别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(见表八)。
9.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各教研室科研立项情况(见表九)。
10.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各教研室发表论文情况(见表十)。
|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科研立项情况(表一) |
| 序号 |
项目负责人 |
项目类别 |
项目批准经费(万元) |
| 1 |
陈松友 |
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|
8.00 |
| 2 |
李海燕 |
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|
8.00 |
| 3 |
徐充 |
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|
10.00 |
| 4 |
王广义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5.00 |
| 5 |
王丽荣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5.00 |
| 6 |
周玲玲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5.00 |
| 7 |
董丁戈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|
5.00 |
| 8 |
冯尚春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|
5.00 |
| 9 |
赵海月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|
0.00 |
| 10 |
韩广富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|
3.00 |
| 11 |
高德胜 |
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 |
1.00 |
| 12 |
韩广富 |
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 |
1.00 |
| 13 |
贾中海 |
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 |
1.00 |
| 14 |
刘皓 |
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 |
1.00 |
| 15 |
穆艳杰 |
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 |
1.00 |
| 16 |
盛海英 |
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 |
1.00 |
| 17 |
韦洪发 |
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 |
1.00 |
| 18 |
朱哲 |
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 |
1.00 |
| 19 |
邓如辛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1.00 |
| 20 |
韩喜平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5.00 |
| 21 |
贾中海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1.00 |
| 22 |
王淑荣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2.00 |
| 23 |
吴宏政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1.00 |
| 24 |
薛萍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1.00 |
| 25 |
冯尚春 |
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 |
7.00 |
| 26 |
韩喜平 |
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 |
5.00 |
| 27 |
韩喜平 |
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 |
2.00 |
| 28 |
张波 |
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 |
5.00 |
| 29 |
徐充 |
其他研究项目 |
0.5 |
| 30 |
董丁戈 |
其他研究项目 |
1.00 |
| 31 |
庞雅莉 |
其他研究项目 |
2.15 |
| 总计 |
|
|
95.65 |
|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发表论文情况(表二) |
| 序号 |
第一作者 |
论文名称 |
发表期刊 |
发表时间 |
刊物级别 |
转载情况 |
| 1 |
陈秉公 |
论教育省略了什么 |
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|
2008年04期 |
其它 |
《新华文摘》2009年 01期 |
| 2 |
吴宏政 |
前提批判:内在形而上学的思辨原理——《哲学通论》中的哲学基础理论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会科学学报 |
2009年01期 |
C类 |
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9年06期 |
| 3 |
郭永虎 |
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初探——基于美国最新解密文件的解读 |
中国藏学 |
2008年04期 |
D类 |
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9年02期 |
| 4 |
吴宏政 |
马克思哲学的纯粹现代性品质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哲学原理》2009年05期 |
| 5 |
陈秉公 |
论国家意识形态“高势位”建设的规律性——兼论30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解读 |
马克思主义研究 |
2009年11期 |
B类 |
|
| 6 |
冯尚春 |
基于城乡差距新视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|
软科学要报 |
2009年11期 |
B类 |
|
| 7 |
吴宏政 |
先验思辨逻辑初探——关于“形而上学何以可能”问题的新思路 |
哲学研究 |
2009年08期 |
B类 |
|
| 8 |
陈秉公 |
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 |
江汉论坛 |
2009年11期 |
C类 |
|
| 9 |
陈松友 |
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卫生防疫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8期 |
C类 |
|
| 10 |
郭永虎 |
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西藏政策 |
当代中国史研究 |
2009年04期 |
C类 |
|
| 11 |
韩广富 |
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”理论研讨会综述 |
高校理论战线 |
2009年08期 |
C类 |
|
| 12 |
韩广富 |
中国扶贫开发基本经验国际化问题论析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6期 |
C类 |
|
| 13 |
韩喜平 |
论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|
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|
2009年05期 |
C类 |
|
| 14 |
韩喜平 |
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新理念 |
人民日报(理论版) |
2009-03-06 |
C类 |
|
| 15 |
李桂花 |
摆脱技术困境之路——埃吕尔技术哲学思想简析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3期 |
C类 |
|
| 16 |
刘洁 |
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合作模式及成因的探析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8期 |
C类 |
|
| 17 |
刘姝 |
美国对法国核武器研制的评估与对策(1958-1960)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2期 |
C类 |
|
| 18 |
刘雅文 |
基于主题地图的高校学科信息组织模式研究 |
图书情报工作 |
2009年18期 |
C类 |
|
| 19 |
刘雅文 |
交通基础设施对东北经济地域形成与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9期 |
C类 |
|
| 20 |
罗克全 |
权利应得——分配原则的正义基础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会科学学报 |
2009年03期 |
C类 |
|
| 21 |
穆艳杰 |
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分析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会科学学报 |
2009年04期 |
C类 |
|
| 22 |
穆艳杰 |
从“增长极限论”到“科学发展观”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4期 |
C类 |
|
| 23 |
盛海英 |
冯玉祥最终走向反蒋拥共的深层动因探究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11期 |
C类 |
|
| 24 |
宋连胜 |
论邓演达的社会主义观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8期 |
C类 |
|
| 25 |
王广义 |
近代中国节制生育行为考略 |
医学与社会 |
2009年09期 |
C类 |
|
| 26 |
王健 |
燃油消费税征收的背景、效应及启示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5期 |
C类 |
|
| 27 |
王丽荣 |
论医德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心理养成 |
医学与哲学 |
2009年02期 |
C类 |
|
| 28 |
王幼英 |
情感教育——全球化时代教育视域的拓展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11期 |
C类 |
|
| 29 |
闻凤兰 |
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6期 |
C类 |
|
| 30 |
闻凤兰 |
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冲突及其消弭 |
自然辩证法研究 |
2009年09期 |
C类 |
|
| 31 |
闻凤兰 |
重新评价波普尔的“第三世界”理论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1期 |
C类 |
|
| 32 |
吴宏政 |
前提批判:内在形而上学的思辨原理——《哲学通论》中的哲学基础理论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会科学学报 |
2009年01期 |
C类 |
|
| 33 |
吴宏政 |
“在”的语法考察与生存论回溯——海德格尔《形而上学导论》对存在论的奠基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1期 |
C类 |
|
| 34 |
吴薇 |
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6期 |
C类 |
|
| 35 |
张晓虎 |
国内艾滋病问题的研究现状评析 |
医学与哲学 |
2009年04期 |
C类 |
|
| 36 |
张艳梅 |
医疗决策的程序公正 |
医学与哲学 |
2009年09期 |
C类 |
|
| 37 |
张艳梅 |
浅论医疗保健的社会学性质 |
医学与社会 |
2009年04期 |
C类 |
|
| 38 |
赵海月 |
社会生态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智性选择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4期 |
C类 |
|
| 39 |
周秀英 |
论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的价值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9期 |
C类 |
|
| 40 |
周秀英 |
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3期 |
C类 |
|
| 41 |
朱哲 |
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东北经济的发展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9期 |
C类 |
|
| 42 |
白艳 |
走向和谐:我党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导思想的探讨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4期 |
D类 |
|
| 43 |
常艳芳 |
论公共视野下大学与大学人的使命 |
东北师大学报 |
2009年01期 |
D类 |
|
| 44 |
陈秉公 |
论民族振兴与大学 “共同知识课程”体系建构——21世纪中国大学课程体系整体性改革思路研究 |
中国高等教育 |
2009年21期 |
D类 |
|
| 45 |
邓如辛 |
以人为本: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
| 46 |
杜君 |
浅谈东北解放区各级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|
史学集刊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
| 47 |
杜君 |
论城市各界代表会议制度的确立及其历史地位 |
理论学刊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
| 48 |
郭永虎 |
《日本涉藏史——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》读后 |
抗日战争研究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
| 49 |
韩广富 |
陈云与建国初期的中央财经委员会 |
理论学刊 |
2009年01期 |
D类 |
|
| 50 |
韩喜平 |
建国以来党对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理论认识与政策演进 |
科学社会主义 |
2009年12期 |
D类 |
|
| 51 |
韩喜平 |
60年我国农业政策调整中的利益关系分析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5期 |
D类 |
|
| 52 |
韩喜平 |
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路径与成效 |
求是学刊 |
2009年04期 |
D类 |
|
| 53 |
韩喜平 |
我国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|
经济纵横 |
2009年03期 |
D类 |
|
| 54 |
可凌玮 |
浅探荀子性“恶”伦理观的理论内核 |
道德与文明 |
2009年04期 |
D类 |
|
| 55 |
刘洁 |
论当代我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保障和基本路径 |
理论学刊 |
2009年04期 |
D类 |
|
| 56 |
穆艳杰 |
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|
长白学刊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
| 57 |
盛海英 |
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朱德对农村建设的思考 |
东北师大学报 |
2009年03期 |
D类 |
|
| 58 |
孙伟 |
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研究的综述与思考 |
社会主义研究 |
2009年01期 |
D类 |
|
| 59 |
孙秀云 |
中外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|
经济纵横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
| 60 |
王广义 |
论清代东北地区“乡约”与社会控制 |
史学集刊 |
2009年09期 |
D类 |
|
| 61 |
王金艳 |
毛泽东与抗战胜利前后党的城市工作 |
东北师大学报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
| 62 |
韩广富 |
个人责任与有限保障——论哈耶克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|
内蒙古大学学报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
| 63 |
王丽君 |
国外学者视阈下的中国特色 |
理论学刊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
| 64 |
韦洪发 |
法律与发展:韩国的经验(译文) |
法制与社会发展 |
2009年01期 |
D类 |
|
| 65 |
闻凤兰 |
论波普尔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|
新疆大学学报 |
2009年03期 |
D类 |
|
| 66 |
吴宏政 |
先验思辨逻辑的基本问题——先天分析-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|
社会科学辑刊 |
2009年04期 |
D类 |
|
| 67 |
吴宏政 |
深沉而浓重的德国古典哲学情节——写于孙正聿《哲学通论》出版10周年之际 |
中国图书评论 |
2009年07期 |
D类 |
|
| 68 |
吴宏政 |
前提批判的形而上学原理——《哲学通论》确立的哲学基础理论 |
长白学刊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
| 69 |
吴宏政 |
马克思哲学的纯粹现代性品质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
| 70 |
吴薇 |
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分析 |
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
| 71 |
吴薇 |
吉林省农村居民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|
经济纵横 |
2009年10期 |
D类 |
|
| 72 |
吴薇 |
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|
东北师大学报 |
2009年05期 |
D类 |
|
| 73 |
徐充 |
治理我国城镇贫困问题的探讨 |
生产力研究 |
2009年01期 |
D类 |
|
| 74 |
许鸣 |
我国发行地方债券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分析 |
经济纵横 |
2009年08期 |
D类 |
|
| 75 |
阎少华 |
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法理念及其实践 |
理论学刊 |
2009年09期 |
D类 |
|
| 76 |
阎少华 |
区域差异比较与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|
东北亚论坛 |
2009年05期 |
D类 |
|
| 77 |
张波 |
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价值与动力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
| 78 |
张敏 |
生态——整体论与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建构 |
长白学刊 |
2009年03期 |
D类 |
|
| 79 |
张淇 |
从过程论阐释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长期性和阶段性的认识 |
毛泽东思想研究 |
2009年05期 |
D类 |
|
| 80 |
赵海月 |
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民主探索及其借鉴价值 |
理论学刊 |
2009年08期 |
D类 |
|
| 81 |
周秀英 |
彻底摆脱“铁饭碗”观念困扰的意义与路径 |
东北师大学报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
| 82 |
朱哲 |
贸易条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|
经济纵横 |
2009年05期 |
D类 |
|
| 83 |
朱哲 |
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3期 |
D类 |
|
| 84 |
白艳 |
从《潜伏》中性别角色塑造看大众传媒制造者性别意识的嬗变 |
学术交流 |
2009年10期 |
其它 |
|
| 85 |
陈秉公 |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“高知群体”中引领的规律性 |
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86 |
陈秉公 |
论国家意识形态“高势位”建设与实现“引领”功能的基体方式─兼论60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解读 |
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87 |
陈军 |
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|
现代教育科学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88 |
陈松友 |
中华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开发及启示 |
社会科学家 |
2009年10期 |
其它 |
|
| 98 |
邓如辛 |
社会主义原则永存 |
新长征 |
2009年11期 |
其它 |
|
| 90 |
董丁戈 |
延安时期的校园文化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 |
现代教育科学·高教研究 |
2009年06期 |
其它 |
|
| 91 |
董丁戈 |
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|
福建论坛(社科教育版)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92 |
董丁戈 |
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|
现代教育科学(高教研究)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93 |
方杲 |
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灵魂 |
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94 |
冯尚春 |
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链接 |
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95 |
高仁立 |
论建立“中山学”的几个问题 |
团结(增刊) |
2009-10-01 |
其它 |
|
| 96 |
高仁立 |
中共发布”五一口号“60年来的多党合作 |
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2008年度论文集 |
2009-02-01 |
其它 |
|
| 97 |
高文新 |
矛盾基本属性再认识 |
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98 |
郭永虎 |
试析周恩来关于西藏的民族宗教政策 |
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99 |
郭永虎 |
20世纪40年代美国在新疆地区的渗透活动 |
新疆社会科学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00 |
韩喜平 |
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测评 |
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|
2009年10期 |
其它 |
|
| 101 |
韩喜平 |
围绕家庭承包制度的争议历程 |
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(文集) |
2009-10-01 |
其它 |
|
| 102 |
韩喜平 |
切实把握高校办学观的内涵和路径 |
信念的力量——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论文集 |
2009-09-01 |
其它 |
|
| 103 |
韩喜平 |
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 |
税务与经济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04 |
韩喜平 |
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演变与完善历程 |
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105 |
侯治水 |
邓小平人力资源开发思想与大学生人才培养 |
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06 |
侯治水 |
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元理论——邓小平教育理论解读 |
延边大学学报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07 |
侯治水 |
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|
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108 |
姜淑芝 |
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的思考 |
吉林教育 |
2009年07期 |
其它 |
|
| 109 |
李冬坚 |
构建和谐社会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思考 |
沈阳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110 |
李桂花 |
邓小平科教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|
吉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11 |
李桂花 |
“神本”教育、“物本”教育、“人本”教育——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教育的发展 |
教育探索 |
2009年08期 |
其它 |
|
| 112 |
李桂花 |
论江泽民的科技伦理思想 |
学术论坛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113 |
梁伟锋 |
美国贸易保护存在的动因分析——基于国家主义视角 |
经营管理者 |
2009年12期 |
其它 |
|
| 114 |
刘洁 |
试论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与创新 |
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15 |
刘洁 |
试论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基本特征 |
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|
2009-04-01 |
其它 |
|
| 116 |
刘姝 |
美国如何实施“紧急状态” |
环球时报 |
2009-10-30 |
其它 |
|
| 117 |
刘姝 |
发达国家如何界定 |
环球时报 |
2009-10-14 |
其它 |
|
| 118 |
刘姝 |
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|
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 |
2009-10-01 |
其它 |
|
| 119 |
刘姝 |
论1945-1958年美法经济关系的发展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会科学学报(增刊) |
2009-06-24 |
其它 |
|
| 120 |
刘雅文 |
基于长尾理论的数字图书馆用户保障研究 |
图书馆学研究 |
2009年09期 |
其它 |
|
| 121 |
娄淑华 |
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“五导向”参与主体构建模式分析 |
吉林省2009年社会科学学术年会 |
2009-12-01 |
其它 |
|
| 122 |
娄淑华 |
新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 |
政工研究动态 |
2009年21期 |
其它 |
|
| 123 |
娄淑华 |
探索与反思 |
政工研究动态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24 |
陆翠岩 |
现代人力资源统计的深层次思考 |
统计与决策 |
2009年17期 |
其它 |
|
| 125 |
陆翠岩 |
论大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|
黑龙江高教研究 |
2009年09期 |
其它 |
|
| 126 |
吕慧燕 |
先秦儒家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|
前沿 |
2009年09期 |
其它 |
|
| 127 |
吕慧燕 |
先秦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对创建生态文明的启示 |
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28 |
吕连凤 |
从此在到存在——论海德格尔《时间与存在》一文的理论意义 |
社科纵横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29 |
穆艳杰 |
从政治、经济批判到生态批判——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|
学术交流 |
2009年10期 |
其它 |
|
| 130 |
穆艳杰 |
关于安乐死问题的哲学反思 |
中外医学研究 |
2009年07期 |
其它 |
|
| 131 |
聂长久 |
论瞿秋白的民族观 |
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132 |
庞雅莉 |
“精兵简政”与中国式的发展模式 |
新长征 |
2009年11期 |
其它 |
|
| 133 |
钱智勇 |
对教育收益率与教育需求关系的研究 |
现代教育科学·高教研究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34 |
邵彦敏 |
关于我国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研究 |
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(文集) |
2009-10-01 |
其它 |
|
| 135 |
石瑛 |
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|
《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》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36 |
宋连胜 |
民主党派在和谐政治关系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|
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37 |
宋连胜 |
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|
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|
2009-04-01 |
其它 |
|
| 138 |
宋连胜 |
试析当代中国和谐政治文化观的构建 |
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39 |
孙伟 |
关照体系:推进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|
国际论坛 |
2009年06期 |
其它 |
|
| 140 |
孙伟 |
美国的无奈 中国的必然 |
时事报告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41 |
孙秀云 |
发展伦理学视野中的科技观批判 |
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42 |
孙秀云 |
马克思历史生存论的辩证逻辑 |
学术交流 |
2009年09期 |
其它 |
|
| 143 |
孙秀云 |
荣辱观:当代中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主题 |
黑龙江高教研究 |
2009年08期 |
其它 |
|
| 144 |
仝联勃 |
论和谐思维方式的历史形态 |
沈阳大学学报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45 |
王广义 |
近代中国东北资源与环境问题评述 |
兰台世界 |
2009年14期 |
其它 |
|
| 146 |
王健 |
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阐析 |
工业技术经济 |
2009年09期 |
其它 |
|
| 147 |
王丽荣 |
“学校心理教育”概念的理解与阐释 |
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|
2008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48 |
王为全 |
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真理——邓小平的真理观探析 |
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(文集) |
2009-10-01 |
其它 |
|
| 149 |
王为全 |
诚信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管理 |
当代职业教育研究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50 |
王为全 |
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|
现代教育科学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51 |
王一妍 |
浅论《资本论》中的实践转向 |
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152 |
王一妍 |
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《资本论》方法论的特殊意义 |
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|
2009年07期 |
其它 |
|
| 153 |
王一妍 |
浅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 |
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54 |
韦洪发 |
Concept and Methodology: A Brief Review on The Rule of Law and Its Local Resources |
复旦人文社会科学论丛(社科版)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155 |
吴宏政 |
从“外在建设”到“内在建设”——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迫切要求 |
黑龙江高教研究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56 |
夏军 |
改革开放视域中的个体意识嬗变 |
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157 |
夏军 |
学术与史实: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点 |
现代教育管理(原《辽宁教育研究》)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158 |
肖爱民 |
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群众的血肉关系——60年党风建设的历史启示 |
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59 |
许鸣 |
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发展 |
当代职业教育探索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60 |
许鸣 |
提升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相关思考 |
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61 |
许鸣 |
高校选修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|
现代教育科学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62 |
阎少华 |
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课的特点与教学要求 |
高教研究与实践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63 |
翟岩 |
从社会人文性上探讨转型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——基于对“人”的重新理解 |
黑龙江社会科学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64 |
翟岩 |
国企“单位制”变迁中的职工行动模式转换——制度与行动关系的研究 |
长春师范学院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65 |
张波 |
我国政府文化职能创新的动力分析 |
西安社会科学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166 |
张敏 |
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|
现代大学教育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167 |
张敏 |
由实体观念的自然到生态观念的自然——简析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进路 |
长春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168 |
张淇 |
建国以来党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 |
北京交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69 |
张淇 |
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选择 |
改革与开放 |
2009年06期 |
其它 |
|
| 170 |
张淇 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依靠力量”理论提出的依据及其意义 |
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|
2009-04-01 |
其它 |
|
| 171 |
张晓虎 |
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育的影响 |
中国医学伦理学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172 |
张艳梅 |
自由还是平等——诺奇克和罗尔斯的正义观比较 |
长春工程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73 |
张艳梅 |
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思维方式探讨 |
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进展 |
2009-06-01 |
其它 |
|
| 174 |
赵海月 |
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|
新长征 |
2009年08期 |
其它 |
|
| 175 |
赵海月 |
社会主义与儒家文化:终级关怀上的契合性 |
长春社会科学 |
2009年04期 |
其它 |
|
| 176 |
赵海月 |
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“三权分立” |
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|
2009年07期 |
其它 |
|
| 177 |
赵海月 |
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 |
吉林日报(理论专刊) |
2009-06-25 |
其它 |
|
| 178 |
赵海月 |
制度设计与制度功能:政治学视域下的博弈分析 |
吉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79 |
赵海月 |
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选择与优势 |
时事报告(大学生版)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80 |
赵海月 |
不能让"多党制"乱了中国 |
时事报告(大学生版)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81 |
赵海月 |
历史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|
时事报告(大学生版)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82 |
郑晓艳 |
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 |
现代教育科学 |
2009年05期 |
其它 |
|
| 183 |
郑晓艳 |
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的主要路径分析 |
黑龙江高教研究 |
2009年09期 |
其它 |
|
| 184 |
韩广富 |
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乡风文明问题及其对策 |
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|
2009年06期 |
其它 |
|
| 185 |
周秀英 |
论打破“铁饭碗”重建劳动产权制度的路径 |
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2期 |
其它 |
|
| 186 |
周秀英 |
就业“终身制”和“铁饭碗”工资制形成的产权依据极其危害 |
长春师范学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|
2009年01期 |
其它 |
|
| 187 |
朱哲 |
自由主义宪政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|
学术交流 |
2009年07期 |
其它 |
|
| 188 |
朱哲 |
试论党对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认识的新境界 |
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189 |
朱哲 |
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|
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|
2009年03期 |
其它 |
|
|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出版著作情况(表三) |
| 序号 |
第一作者 |
著作名称 |
著作类别 |
| 1 |
娄淑华 |
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》 |
专著 |
| 2 |
韩喜平 |
《资源型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》 |
编著或教材 |
| 3 |
孙伟 |
《形势与政策》 |
编著或教材 |
| 4 |
李桂花 |
《自然辩证法概论》2版 |
编著或教材 |
| 5 |
赵海月 |
《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》 |
编著或教材 |
| 6 |
赵海月 |
《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与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概论.实训部分》 |
编著或教材 |
|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科研成果获奖情况(表四) |
| 序号 |
第一作者 |
获奖成果 |
成果形式 |
奖励单位 |
奖励等级 |
| 1 |
陈秉公 |
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—— 兼论由“民本”思想影响的德育到“人本”德育的历史性发展 |
论文 |
教育部 |
二等 |
| 2 |
李桂花 |
中国崛起中的科技人才建设——论毛泽东的科技人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|
论文 |
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
二等 |
| 3 |
韩喜平 |
收入分化与教育政策选择 |
论文 |
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 |
一等 |
| 4 |
杨阅 |
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抑制方法 |
论文 |
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 |
三等 |
|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举办的学术活动情况(表五) |
| |
|
|
| |
|
|
| 序号 |
名称 |
场次 |
| 1 |
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|
3 |
| 2 |
名家讲座 |
2 |
| 3 |
跨学科论坛 |
1 |
| 4 |
博士生导师前沿学术讲座 |
10 |
| 5 |
青年学术骨干论坛 |
2 |
| 6 |
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学术讲座 |
2 |
|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被高级别学术刊物转载的论文(表六) |
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 序号 |
作者 |
论文题目 |
发表期刊 |
发表时间 |
论文级别 |
| 1 |
陈秉公 |
论教育省略了什么 |
新华文摘 |
2009年01期 |
A类 |
| 2 |
陈秉公 |
论国家意识形态“高势位”建设的规律性——兼论30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解读 |
马克思主义研究 |
2009年11期 |
B类 |
| 3 |
吴宏政 |
前提批判:内在形而上学的思辨原理——《哲学通论》中的哲学基础理论 |
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|
2009年06期 |
B类 |
| 4 |
吴宏政 |
先验思辨逻辑初探——关于“形而上学何以可能”问题的新思路 |
哲学研究 |
2009年08期 |
B类 |
| 5 |
郭永虎 |
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初探——基于美国最新解密文件的解读 |
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|
2009年02期 |
B类 |
| 6 |
冯尚春 |
基于城乡差距新视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|
软科学要报 |
2009年11期 |
B类 |
|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获得项目批准经费五万元以上教师名单(表七) |
| |
|
|
|
|
| 序号 |
项目负责人 |
项目类别 |
项目批准经费(万元) |
合计(万元) |
| 1 |
韩喜平 |
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 |
5.00 |
12.00 |
| 韩喜平 |
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 |
2.00 |
| 韩喜平 |
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5.00 |
| 2 |
冯尚春 |
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 |
7.00 |
12.00 |
| 冯尚春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|
5.00 |
| 3 |
徐充 |
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|
10.00 |
10.50 |
| 徐充 |
其他研究项目 |
0.50 |
| 4 |
陈松友 |
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|
8.00 |
8.00 |
| 5 |
李海燕 |
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|
8.00 |
8.00 |
| 6 |
董丁戈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|
5.00 |
6.00 |
| 董丁戈 |
其他研究项目 |
1.00 |
| 7 |
王广义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5.00 |
5.00 |
| 8 |
王丽荣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5.00 |
5.00 |
| 9 |
张波 |
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 |
5.00 |
5.00 |
| 10 |
周玲玲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|
5.00 |
5.00 |
|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9年发表文章(D类及以上级别)三篇以上教师名单(表八) |
| |
|
|
|
|
|
|
| 序号 |
第一作者 |
论文名称 |
发表期刊 |
发表时间 |
刊物级别 |
合计文章 |
| 1 |
吴宏政 |
前提批判:内在形而上学的思辨原理——《哲学通论》中的哲学基础理论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会科学学报 |
2009年01期 |
C类 |
9 |
| 2 |
吴宏政 |
先验思辨逻辑初探——关于“形而上学何以可能”问题的新思路 |
哲学研究 |
2009年08期 |
B类 |
| 3 |
吴宏政 |
马克思哲学的纯粹现代性品质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 4 |
吴宏政 |
前提批判:内在形而上学的思辨原理——《哲学通论》中的哲学基础理论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会科学学报 |
2009年01期 |
C类 |
| 5 |
吴宏政 |
“在”的语法考察与生存论回溯——海德格尔《形而上学导论》对存在论的奠基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1期 |
C类 |
| 6 |
吴宏政 |
先验思辨逻辑的基本问题——先天分析-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|
社会科学辑刊 |
2009年04期 |
D类 |
| 7 |
吴宏政 |
深沉而浓重的德国古典哲学情节——写于孙正聿《哲学通论》出版10周年之际 |
中国图书评论 |
2009年07期 |
D类 |
| 8 |
吴宏政 |
前提批判的形而上学原理——《哲学通论》确立的哲学基础理论 |
长白学刊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 9 |
吴宏政 |
马克思哲学的纯粹现代性品质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 1 |
韩喜平 |
论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|
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|
2009年05期 |
C类 |
6 |
| 2 |
韩喜平 |
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新理念 |
人民日报(理论版) |
2009-03-06 |
C类 |
| 3 |
韩喜平 |
建国以来党对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理论认识与政策演进 |
科学社会主义 |
2009年12期 |
D类 |
| 4 |
韩喜平 |
60年我国农业政策调整中的利益关系分析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5期 |
D类 |
| 5 |
韩喜平 |
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路径与成效 |
求是学刊 |
2009年04期 |
D类 |
| 6 |
韩喜平 |
我国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|
经济纵横 |
2009年03期 |
D类 |
| 1 |
韩广富 |
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”理论研讨会综述 |
高校理论战线 |
2009年08期 |
C类 |
4 |
| 2 |
韩广富 |
中国扶贫开发基本经验国际化问题论析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6期 |
C类 |
| 3 |
韩广富 |
陈云与建国初期的中央财经委员会 |
理论学刊 |
2009年01期 |
D类 |
| 4 |
韩广富 |
个人责任与有限保障——论哈耶克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|
内蒙古大学学报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 1 |
陈秉公 |
论教育省略了什么 |
新华文摘 |
2009年01期 |
A类 |
4 |
| 2 |
陈秉公 |
论国家意识形态“高势位”建设的规律性——兼论30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解读 |
马克思主义研究 |
2009年11期 |
B类 |
| 3 |
陈秉公 |
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 |
江汉论坛 |
2009年11期 |
C类 |
| 4 |
陈秉公 |
论民族振兴与大学 “共同知识课程”体系建构——21世纪中国大学课程体系整体性改革思路研究 |
中国高等教育 |
2009年21期 |
D类 |
| 1 |
闻凤兰 |
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6期 |
C类 |
4 |
| 2 |
闻凤兰 |
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冲突及其消弭 |
自然辩证法研究 |
2009年09期 |
C类 |
| 3 |
闻凤兰 |
重新评价波普尔的“第三世界”理论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1期 |
C类 |
| 4 |
闻凤兰 |
论波普尔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|
新疆大学学报 |
2009年03期 |
D类 |
| 1 |
吴薇 |
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6期 |
C类 |
4 |
| 2 |
吴薇 |
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分析 |
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 3 |
吴薇 |
吉林省农村居民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|
经济纵横 |
2009年10期 |
D类 |
| 4 |
吴薇 |
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|
东北师大学报 |
2009年05期 |
D类 |
| 1 |
郭永虎 |
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初探——基于美国最新解密文件的解读 |
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|
2009年02期 |
B类 |
3 |
| 2 |
郭永虎 |
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西藏政策 |
当代中国史研究 |
2009年04期 |
C类 |
| 3 |
郭永虎 |
《日本涉藏史——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》读后 |
抗日战争研究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 1 |
穆艳杰 |
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分析 |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会科学学报 |
2009年04期 |
C类 |
3 |
| 2 |
穆艳杰 |
从“增长极限论”到“科学发展观”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4期 |
C类 |
| 3 |
穆艳杰 |
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|
长白学刊 |
2009年06期 |
D类 |
| 1 |
周秀英 |
论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的价值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9期 |
C类 |
3 |
| 2 |
周秀英 |
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|
学习与探索 |
2009年03期 |
C类 |
| 3 |
周秀英 |
彻底摆脱“铁饭碗”观念困扰的意义与路径 |
东北师大学报 |
2009年02期 |
D类 |
| 1 |
朱哲 |
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东北经济的发展 |
社会科学战线 |
2009年09期 |
C类 |
3 |
| 2 |
朱哲 |
贸易条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|
经济纵横 |
2009年05期 |
D类 |
| 3 |
朱哲 |
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|
理论探讨 |
2009年03期 |
D类 |